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充市顺庆区委员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 | 工作动态 | 政协简介 | 政协领导 | 重要会议 | 协商建言 | 视察调研 | 提案工作 | 委员名录 | 学习园地 | 下载中心
   
站内搜索:
视察调研  
您的位置:首页 >> 视察调研
 
关于顺庆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思考
双击自动滚屏 添加时间:2015/8/12 【浏览字体: 收藏本页   复制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顺庆作为南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研究加强新形势下顺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对于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南充对外形象,促进区域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区文化馆、新复乡等地,采取察看现场、翻阅资料、听取介绍、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顺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现状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顺庆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实施“两馆一站”工程为着力点,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推进,全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总建筑面积达5860平方米。二是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电视覆盖率达98%。三是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成村级文化室60个、农家书屋240个。四是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个、基层站点11个。

(二)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充分发挥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艺术人才众多等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一是结合春节、元宵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民俗表演、摄影及书画展等系列庆祝动。今年1—5月,全区开展各类群众文化艺术表演20余场,参演总人数3000余人次,观众人数超10万人次。二是结合依法治区、党风廉政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以及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全国消防日等特殊日,积极开展宣传文化活动。三是扎实开展“三下乡”活动,近两年,全区共组织较大规模文化下乡活动10余次,开展文艺演出10余场,向基层群众赠送农技、健康、法规、科普等各类图书万余册。四是指导成立群众业余文艺队伍500支,引导积极开展街头表演、广场舞、公益演出等文艺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三)文化服务扎实开展。以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街文化室为阵地,扎实开展文化服务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精神,免费开放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年服务人数达3.86万人次。二是邀请文化艺术界的专家或专业人士,免费向广大市民开展书法、绘画、摄影、舞蹈、铜管乐、二胡等培训项目。2014年全年共举办培训班60班次,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三是按照“七个一”的要求(一间图书阅览室、一间文化展览室、一间文艺活动室、一间办公室、一间电子阅览室,一块文化宣传阵地,一支业余文艺队)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强管理监督,切实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四)文保工作成效明显。以依法管理为手段,以实施项目为重点,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是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川北金钱板、川北评书、金台制笔、坐歌堂、面塑、南充曲剧6个项目通过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审批,正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张澜纪念馆、天主教堂、罗瑞卿故居等历史文物挂牌保护工作。三是大力开展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组织专家历时两年多完成对全区民间传统文化的实地采录、考证、整理和编辑,正准备付梓。

(五)文艺创作成果喜人。通过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狠抓创作和演出,着力增加公共文化艺术产品供给能力。近三年,全区共创作文艺作品300余件,近百件作品获奖省、市以上奖励。其中,戏剧小品《良心尺度》获四川省第十四届戏剧小品(小戏)选拔赛“一等奖”和“最佳组织奖”;原创歌曲《高原情歌》获四川省首届农民工原创艺术作品大赛三等奖;区文化馆培训指导的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分别斩获第十四届“星星河”全国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以及全国中小学生想象力作品创作大赛多项大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难以适应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我区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虽呈逐年增长之势,但与发展需求相比,仍显力度较小。一是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大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经济建设中,对文化事业建设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投入强度偏低。二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机制不健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等缺乏参与渠道和投融资平台,导致现阶段我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基本上只局限于各级政府的有限投入。三是全区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金占公共财政预算的比例很小,仅为上年财政收入的0.1%,这部分资金基本上只能保障基本办公经费,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均存在因经费不足导致运转困难的现象,如区民族艺术团基本上没有专项的艺术创作资金,很难开展新剧节目排演工作,导致舞台艺术作品生产力水平不高。又如文艺下乡经费不足,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捉襟见肘。

(二)基础设施仍较薄弱,难以保障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区文化馆综合楼陈旧老化、面积较小,很多业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比如,去年区文化馆开办摄影培训班,原计划招收1个培训班名额,而实际报名人数是计划人数的20倍,由于场地限制,很多人员未能参加培训,导致部分群众意见较大。二是我区无地方博物馆,缺乏文物收藏和展览场所。三是村级文化室数量较少,全区共建成村级文化室60个,平均每个乡镇还不到4个,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支撑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一是乡镇文化站干部配备不强。全区仅2个乡镇配备了文化专干,全区文化站工作人员中专业人才仅占10%,文化干部工作不专和业务不专,难以对文化工作进行经常性、专业性的宣传和指导。二是文化人才队伍活力不足。年龄结构偏大,位虚薪低待遇差,交流任职机会少等原因导致部分文化干部缺乏工作激情,甚至人浮于事。三是文艺人才匮乏。全区目前没有一支专业艺术团队,绝大部分乡镇和村社没有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民间文艺活动后继乏人。

(四)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全区公共文化活动虽然在总体上呈活跃态势,但部分活动却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群众参与率低。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对群众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够,不善于运用新手段和新方法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开展的活动形式老套单一,内容大同小异。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一些单位“为文化而文化”,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而象征性的开展一些应付活动。这样非但没有发挥文化活动的宣传促进作用,反而让群众对健康的公共文化活动失去兴趣,造成个别地方出现文化“滑坡”现象,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活动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五)城乡文化建设失衡,难以确保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从纵向看,城区较乡镇丰富,乡镇较村组丰富,在城区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多层次的文化服务网络,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乡镇、村组的文化设施则相对落后,且分布不均衡。从横向看,经济较好乡镇的文化实力强于经济较弱乡镇,交通便利乡镇的文化发展优于位置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的文化内容多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个别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几乎一片空白,城乡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一)坚持党政主导,强化社会参与,合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一是加大重视程度。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始终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方面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资源整合和力量协调,努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主管、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加强规划指导。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我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在加强基础建设、人才培育、服务提升等方面指导的同时,注重突出我区三国文化、嘉陵江文化、红色文化、丝绸文化特色,建设独具区域文化魅力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三是坚持多元投入。建立财政性资金对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对接中、省、市文化建设项目,有针对性地建立项目储备库,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投融资平台,出台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金融、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建立涉文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充分整合宣传、体育、农业、民政等部门涉文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文化事业建设,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二)坚持引培并举,加强监督管理,做强文化事业人才支撑。一是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制定文化干部培养计划,强化与驻区院校、文艺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文化干部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大轮岗使用和任职交流力度,着力提升文化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和工作激情。二是大力培育文化领军人才。加大本地文化人才资源的挖掘和培养力度,不拘一格选用身怀特长的民间文化人才。采取客座、签约等形式,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一批知名文化人才,着力改善文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文化人才档次,引领文化事业发展。三是组建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广泛发动招募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社团的文艺人才,建立以专业人员为骨干、志愿者为补充的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大力开展文艺培训、公益演出等志愿活动。四是加强文化人才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文化人才管理体制,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鼓励他们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和谐奋进的文化发展氛围。

(三)坚持推陈出新,拓展文化功能,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着眼于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着眼于为全区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结合顺庆地方文化特色和群众文化需求,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舞台表现形式,为群众提供新鲜活泼、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参与性强的精神文化食粮,着力变单项灌输为互动参与,实现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活动功能。把开展文化活动与党政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文化下乡与扶贫帮扶活动结合起来;把给群众“找乐”与帮群众“找路”结合起来,着力拓展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功能,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四)坚持文化惠民,注重城乡一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二是强化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加快推动青少年宫、万卷楼、张澜纪念馆、罗瑞卿故居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历史文化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着力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水平。三是注重城乡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偏远乡镇和文化基础薄弱乡镇的扶持力度,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加快构建以城带乡、共建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教科文卫体委  提供)

 
 
 
 
 
Copyright@2008-2014 by www.ncsq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充市顺庆区委员会 
浏览本网页,建议使用分辨率 1024*768,Internet Explorer 6.0或以上版本
蜀ICP备150005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191号